3月21日,中共深圳市委统战部在市委党校大礼堂举办“2019年深圳同心讲坛第一专场”,邀请深圳原副市长,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发展咨询委员会主任、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唐杰作“粤港澳大湾区与深圳创新发展”的专题报告。中共深圳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唐向群主持活动。中共深圳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林洁出席活动。民建深圳市委会常委林填发,委员王碧玉、张东辉、周璇、黄思光、史芙蓉等40多名会员,以及全体机关干部参加了活动。

活动中,唐杰教授紧紧围绕“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原则和要求,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一是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出发,就目前整个世界经济格局与产业结构分析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制造业结构趋同、发展中国家仍旧处于制造业的中低端、我国产业结构向中高端转型明显但低于世界先进水平的特征,并从我国作为快速崛起的创新大国视角,深刻分析了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定位;
二是从极点带动、轴带支撑网络化空间格局视角,解析了粤港澳大湾区的空间结构与转型:1.我国城市化进入大城市化过程,湾区与城市群核心是形成大中小城市相互支撑;2.湾区经济打破城市行政边界实现功能分工与产业一体化;3.打破封闭分割,发挥各自优势,产业空间集中,空间分工协同,创新制造相互依赖;4.世界级城市群以世界级创新中心为核心;5.城市群发展推动城市就业结构的异质化;6.城市群推动发展城市间加快产业集聚扩散过程;
三是三极四核心与珠江口城市圏的形成、香港规划2030+更加紧密的港深经济融合都为深圳的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但同时也要客观的看到产业空间的配置也可能会引起深圳经济震荡,尤其是新一轮产业空间迁徙,若出大于进会则引发新经济周期。
唐杰教授从以上各个方面,就深圳如何在科技创新方面发挥粤港澳大湾区的引擎以及极点城市的作用,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建议:1.深圳需要由低向高、渐进持续的转型升级;2.深圳要保持民营经济为主的经济结构与发达的市场经济;3. 企业家是真正的城市梦想,深圳要重视企业家创造;4.深圳要从产业技术创新走向科学与产业技术创新;5. 深圳要重视人才与教育;6. 深圳人才竞争力仍然是长期发展的短板;7.加快从数量型向创新型增长转变;8.不断完善创新体系:教育、人才与产业;9. 理解中高端产业内部产业链垂直分布,不断向产业高端迈进。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民建中央向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提交了题为《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生态体系 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创中心》的提案,围绕议三地共建研究开发基地、搭建“科学家、工程师、企业家”对接平台、鼓励符合条件的创新型科技企业在港交所上市、协调税收政策提出了六条有针对性的建议,与唐杰教授的精彩解读相契合,主旨相通。会员们围绕民建如何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与唐杰教授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沟通交流。